冬夜,清冷的月光,无垠的原野上白雪皑皑,寒风入骨,山西河东黄河风陵渡。黄河,出龙门,为秦岭山脉所阻,于是掉头东流,这里相传是黄帝贤相风后发明指南针战败蚩尤的地方。风后殁后,葬于此,谓之风陵。旧址位于今镇东里许,其地称风陵堆,由此,渡口名风陵渡,古称风陵关。
千百年来,风陵渡是为黄河西入秦晋的要津,金人赵子贞在题风陵渡中写道:“一水分南北,中原气自全。云山连晋壤,烟树入秦川。”
月色凄迷,古老的渡口显得分外苍凉。
镇东一株老槐树下,阴影里站立着一个人,头戴羊绒帽,身着羊皮大衣,胡须上沾满了白霜,贴胸抱着一个沉睡中的婴儿,默默地注视着不远处的一所古旧民宅。
宅院高墙青砖布瓦,黑色的门廊,大门紧闭,四下里一片沉寂,人们早已经进入了梦乡。
此人悄悄地走到民宅前,脱去羊皮大衣,将怀中的婴儿紧紧地包裹住,轻轻的撂在了门廊下。
“汪汪”此刻,门内传来了一阵急促的狗吠声,在寂静的夜空中回荡着。
那人轻轻的退回到了老槐树的阴影里。
不久,“咣当”一声,黑漆漆的大门打开了,里面冲出一只体型硕大的短毛黑狗,紧接着门后转出一个披着棉大氅的老头。
“呜呜”黑狗发现了地上的鼓囊的羊皮大衣,鸣叫着并用嘴巴用力拱着。
婴儿的一只小手扒开了羊皮袄,自内探出小脑袋来,迷茫的左右张望着。